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

█ 期末考 考題

 .

.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(申論題可以在家中先寫好)

 .
申論():影片「泳不妥協」中,我們看到  男主角無論如何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心尋死。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反省回我們自己,目前的想法中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否有任何值得自己活下去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價值觀、人或理想。請說明之。( 對照到死亡的生存 )

申論():在「攝影道德」一文當中,我們看到道德的兩難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老師也提到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看事情的角度不同,所理解的內容就會跟著改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暗示著:我們對世事的理解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都隱藏著一個 判斷的基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基準轉變,理解與抉擇就跟著轉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,請試圖著從觀察自己的種種表現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( 網頁上列出的問題 )
         1. 找出自己真正的模樣。
         2. 再依據對自己的了解,找出適合自己的伴侶,
             說明他或她,應該具備的條件為何。

(三) 簡正體改寫  10
.
.

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

█ 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?

.
.
我喜歡什麼?
我受什麼吸引?
我習慣怎麼說話?
我習慣怎麼做事情?
我有朋友嗎?
我的朋友是怎樣的人?
我的朋友認為我是怎樣的人?
我喜歡做甚麼?
我喜歡看甚麼?
我喜歡想甚麼?
我如何排解寂寞?
我寂寞嗎?
我喜歡怎樣的人?
我喜歡怎樣的事?
我受什麼新聞吸引?
我受什麼節目吸引?
我自卑嗎?
我有自信嗎?
我爸媽愛我嗎?
我愛爸媽?
我關心朋友嗎?
我的朋友關心我嗎?
我渴望成為怎樣的人?
我渴望被別人怎麼看待?
我怎麼穿衣服?
我怎麼吃東西?
從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裡,我有機會看得見自己嗎?
我怎麼睡覺?
我怎麼笑?
我怎麼生氣?
我到底是怎樣的人?
我適合過怎樣的生活?
我適合跟怎樣的人相處?
我適合做怎樣的工作?
我應該是怎樣的人?
.
.

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

█ 攝影道德

.
.引自
http://photoblog.hk/wordpress/9242/%E6%94%9D%E5%BD%B1%E9%81%93%E5%BE%B7-to-be-or-not-to-be

「To be, or not to be」 源自莎士比亞名劇《哈姆雷特》,當人生去到重要關頭,不太多,往往就只有兩個選項;然而,這可能是最痛苦最困難的考試,因為有些時候無論怎樣選,似乎都是錯的。

這是一幅屬於攝影師 Paul Hansen 的得獎作品。於海地大地震後,一次群眾搶劫中,警員向天開槍擊斃了一個女孩,攝影師就把這個情況拍攝下來,然後作品於瑞典年度攝影獎 (Swedish Picture of the Year Awards) 中獲得了國際新聞照片獎 (International News Image)。你贊成這幅作品應該獲獎嗎?
就在我們天天投訴雜誌與報章,別把天災人禍的受害者刊登出來時,這幅照片卻獲得獎項。無可否認,這作品不論角度、色調、時機等都充份表現戲劇感與新聞價值;事實上,同樣是地震,人類不必然與日本人一樣,能在災後展現出平和、從容與整潔,相反更有可能表現出的是失序與悲劇。
這個名為 Fabienne Cherisma 的小女孩,就成為了這次災後人禍的受害者,她本來只是一個15歲女孩,並未做過劫匪,只是讀書與及幫補家計,而且成績還不錯,這一天卻是以罪犯的身份而死 去。我們當然感到難過,但假如相信這幅照片是有道德力量,那麼這份力量可以阻止悲劇重演嗎?可以喚起更多人的同情,以支援當地的居民?
然而,這相片更爭議的地方卻是如下︰

你可以接受嗎?
但這確實是照片背後的真實︰不少新聞相片背後,都是一大群攝影師不斷的拍攝下,才會出現的。你問︰這算尊重嗎?這還算人道嗎?難道一個死去了的小女孩,竟變成一件道具,任人圍觀而創作?

女孩的父親來了,把女兒抬走,憂傷的面容,沉重的身軀,令閱讀的人無不動容。然而別忘記,我們應該想像得到,這位痛苦的父親面前的,正是一大群攝影師,不斷不斷的按下快門。
這就是現代的傳媒與新聞,你的看法如何?你又能否接受這個新聞獎呢?如果你就是攝影師,這一刻,「To shoot, or not to shoot?」
.
.
.
.
小山老師  的回應:






小山老師 FROM TAIWAN says:
 
不變的兩難
.
不過,這次我有新的說法
.
攝影師的攝影機
形同圍觀者的眼睛
.
我們通常接受,好奇是人的天性
圍聚旁觀,有時可以被接受為 沉默的護持與哀悼
.
只是,攝影師、攝影機
還有其他的目的
.
第二張
表面看來或許不堪
然而,
假如他們是職業攝影記者
拍攝的目的
在於將資訊對外傳遞、昭告
這不也可以同上,
被理解為沉默的護持與哀悼嗎?
.
我們的反感
通常來自於
因眼前的悲劇而相對升起的憤慨
.
純粹的凝定悲憫,對上別有用心的積極取鏡
自然心生憤怒與不屑
.
然而,
弔詭的是,
沒有攝影師的這個作品
哪來我們這些遠端旁觀者的憤慨?
我們不也積極的圍觀
還四處散播、議論紛紛嗎?
.
相形之下,
攝影師卻只是盡忠的執行任務而已
.
誰比較可恥?

.
.